科創智云平臺

通知公告:軟件園孵化器組織企業參加北京第十三批海聚工程申報政策講解會

2017-08-30

首頁 >> 產業政策 >>中關村 >>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引領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详细内容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引領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

时间:2020-10-16     【转载】

各有關單位、中關村各分園: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引領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已經我委2020年第8次主任辦公會審議通過,F予以印發,請認真遵照執行。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2020年10月14日

 。ù思鲃庸_)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引領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

  為貫徹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充分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中關村示范區)創新策源和示范引領作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培育壯大新動能,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數字經濟通過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不斷催生新模式新業態,實現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ㄒ唬┌l展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和資源稟賦,緊抓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機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夯實技術創新底座為基礎,以數字技術賦能培育十大新業態為重點,以七大新場景建設、培育企業矩陣、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完善治理體系為路徑,精準發力,重點突破,全力實現中關村示范區始終在全國乃至全球數字經濟領域的技術引領、產業引領、應用引領、集群引領、生態引領和規則引領,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京津冀協同創新提供新動能,為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發揮創新引擎和重要支撐作用。

 。ǘ┗驹瓌t

  戰略導向、服務大局。精準把握國家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深入落實全市工作部署,以支撐服務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充分調動各類資源要素,引導中關村創新創業主體敢于創新、不斷探索、積極開拓,力爭在國家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中貢獻“中關村力量”。

  創新引領、技術支撐。始終瞄準全球科技創新前沿領域,緊抓數字化轉型重大機遇,充分發揮中關村示范區產業先發優勢,支持重大顛覆性前沿技術研發,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促進中關村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的融合滲透,激發深層次的產業變革,釋放創新活力,實現產業賦能,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

  數據驅動、融通開放。遵循數字經濟發展客觀規律,加快培育以數據為核心要素和重要驅動力的生態環境,建立健全相關規則政策,充分激發數據流動活力,構建良好產業生態。充分發揮中關村示范區在國際創新網絡重要節點作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增強數據使用和新業態發展的國際共識,共建有利于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規則制度體系。

  企業主體、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強化企業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主體地位,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進一步發揮中關村示范區政策創新“試驗田”作用,在數字經濟監管治理、應用場景建設等方面,大膽探索、試點示范,以新模式、新路徑開創數字經濟發展新局面。

 。ㄈ┌l展目標

  到2022年,中關村示范區數字經濟規模進一步擴大,技術創新和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數字經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一批領軍企業和獨角獸企業迅速成長,全力建設成為國內數字經濟發展技術策源地、全國數字經濟改革創新示范區和全球領先的產業創新高地。主要目標包括:

  ——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到2022年,中關村示范區數字經濟企業總收入規模超過4.6萬億,年均增速不低于15%。

  ——技術實力顯著提升。圍繞算力提升、算法優化、數據采集傳輸和重點行業融合應用等,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應用創新技術,構建便捷高效的技術適配體系,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前沿技術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生態。

  ——企業集群優勢凸顯。面向工業互聯網、協同辦公、新零售等重點領域,加快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平臺型領軍企業、100家獨角獸企業和國內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企業,涌現出一批科技創新企業,數字經濟企業集群式發展優勢凸顯。

  ——產業生態環境良好。支持數字經濟示范區和特色產業園建設,加快開放一批示范應用場景,支持一批數據交易平臺、中試基地、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探索、試點落地一批創新政策,進一步營造符合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的良好產業生態和政策環境。

  二、主要任務

 。ㄒ唬┖粚崝底纸洕鷦撔碌鬃,實現技術引領

  加強數字經濟底層技術的研發攻關,積極布局算力、算法、數據、安全等數字技術新賽道,強化行業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充分發揮“中關村方案”作用,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創新底座。

  1.發展集成電路、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提高算力水平。支持企業和高校院所加快通用芯片、大數據底層框架、分布式存儲、云原生和云容器等共性技術研發布局,支持基于中關村技術的人工智能超高速計算中心、公共算力平臺建設,提升超高速計算能力。發揮中關村開放實驗室作用,支持概念驗證項目和前沿顛覆性項目,前瞻布局量子芯片、光子芯片、類腦芯片等新賽道,促進前沿技術與產業鏈上下游融合創新。

  2.發展人工智能技術,加速推進算法優化和升級。加快構建深度學習開源框架生態,舉辦人工智能算法創新大賽,鼓勵開發者基于中關村開源框架推動算法創新,共建開源生態。支持自動機器學習、非監督學習、遷移學習等前沿算法研發,支持領軍企業建設人工智能開源平臺、算法資源庫和開源代碼托管平臺,加快垂直領域人工智能操作系統研發,提高創新算法行業應用能力,推動智能算法的優化與升級,加快數字經濟智能化創新。

  3.發展5G和傳感物聯技術,增強數據采集和傳輸能力。加快網絡功能虛擬化、網絡切片和多接入邊緣計算、自組織網絡等5G網絡關鍵技術研發,持續推進短距離無線通訊、基于超寬帶無線通信技術定位、多網絡融合等物聯網技術攻關,加大對微機電系統、仿生傳感、光電傳感等新型智能傳感技術的前瞻布局。推動通信行業領軍企業、研究機構與行業應用企業加強合作,共同建設5G產業研究院等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圍繞芯片、器件、模組和行業應用,開展應用研發和標準創制。舉辦中關村5G創新應用大賽,深度挖掘5G應用場景,加快5G融合創新場景建設速度和商業化落地進程。

  4.發展信息安全技術,建設數字安全保障體系。積極突破區塊鏈、量子通信、隱私計算、安全態勢感知、軟件定義安全、安全虛擬化等信息安全前沿技術。加大網絡安全領域平臺型領軍企業培育力度,支持中關村企業與中央企業、高校院所等深度合作,提高中關村信息安全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中關村網絡安全領域產業聯盟等社會組織作用,服務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展。

  5.增強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創新供給能力,推出“中關村方案”。圍繞國家和各地5G專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政務專網、新型計算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支持中關村領軍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產業共同體,聯合推出技術領先、性能強大、安全可靠的中關村系統解決方案。在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領域,建立中關村企業目錄和技術產品清單。支持中關村企業積極爭取各地政府采購和應用示范項目,參與項目建設投資和運營,服務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布局。

  6.推動技術交叉融合創新,積極開辟數字技術新賽道。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推動5G+8K、5G+VR云游戲、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虛擬數字人、衛星互聯網、智能駕駛艙等融合創新技術產品商業化進程,發展新業態、做大新市場,培育數字經濟新增長點。面向世界前沿科技,聚焦技術突破、產業變革和未來市場潛力,挖掘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和前沿技術創新項目,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的新賽道布局,積極布局未來產業發展。

 。ǘ┩卣箶底纸洕笮聵I態,實現產業引領

  聚焦工業互聯網、協同辦公、新零售、互聯網醫療、智慧教育等十大新業態,發揮中關村技術創新和產業優勢,提升數字化轉型的技術供給能力,加速產業數字化發展,不斷培育做大基于數字技術的新興業態,持續形成新經濟增長點。

  1.工業互聯網。加強邊緣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虛擬現實等前沿技術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研究應用,推動工業軟件、工業App、工業數據建模、工業智能、數字孿生等重點關鍵技術產品的研發;加快建設工業芯片創新中心,推動中關村工業芯片產品進入能源電力、軌道交通、市政管網等領域。加快中關村工業互聯網產業園先導園建設,支持一批由中關村創新主體牽頭建設的跨領域跨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形成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為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2.協同辦公。支持實時語音識別、自動翻譯、高清視頻編解碼技術及芯片、智能會議調度管理、內容追溯等前沿技術應用研發。支持即時通訊、遠程視頻和多人協同等產品創新,構建無邊界協同、全場景協作的辦公服務和“隨時隨地”的在線辦公環境。鼓勵中關村領軍企業開放協同辦公產品技術接口,帶動上下游企業研發多樣化特色應用,聯合打造下一代智能協同辦公系統。加大對中關村協同辦公產品的推廣力度,構建龍頭帶動、平臺共享、協同發展的產業業態。

  3.新零售。支持中關村企業發揮人工智能、區塊鏈、VR等技術優勢,聚焦供應鏈管理、精準營銷獲客、沉浸式銷售體驗和商品配送等環節,為傳統零售企業提供新零售升級解決方案,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會員、支付、庫存、服務全面升級。建設中關村新零售技術產品創新資源池,支持中關村新零售技術領軍企業與傳統零售企業、老字號企業等,合作開展新零售技術應用示范項目,推廣云逛街、智能試裝、VR逛店、無人物流、虛擬助理等新模式新服務。

  4.互聯網醫療。推動人工智能、5G、區塊鏈、物聯網、身份認證等技術與各類醫療創新資源和需求對接,支持中關村領軍企業圍繞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和遠程治療等服務,加強創新應用技術研發。面向在京各類醫療機構,積極推介中關村企業各類技術產品,助推醫療機構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提升互聯網診療服務體驗和診療效率。

  5.智慧教育。圍繞智慧授課、智慧學習、智慧輔導等教育領域智能化升級需求,支持中關村企業開展教學知識圖譜、注意力識別、交互式反饋等先進算法應用開發。加快教育平臺、網校、慕課(MOOC)、云直播、云課堂等新興在線教育模式發展,支持中關村企業研發智慧教室、智慧校園、新一代教育裝備,推動應用示范。支持成立中關村智慧教育產業聯盟,建立行業共享共建的教育數據開放平臺,提高算法優化迭代能力。實現以數據為驅動、全生命周期提供個性化知識和技能服務的智慧教育新業態。

  6.智慧交通。圍繞擁堵疏導、應急管控、路徑優化等交通物流行業需求,加強底層技術創新與集成,推動智能決策、信號優化、動態車道、自動駕駛等前沿技術應用落地。支持成立智慧交通產業生態聯盟,促進中關村企業積極參與智慧交通應用場景建設,形成場景建設推薦清單和技術支撐資源池。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支持中關村領軍企業建設自動駕駛生態體系,整合傳感、決策、控制、安全等技術產品,賦能傳統汽車制造。發展智慧物流產業,培育行業領軍企業,提升物流系統智能化、自動化水平。實現智能、高效、便捷、安全的智慧交通物流體系,推動交通運輸業轉型升級。

  7.金融科技。積極突破分布式存儲、密碼學、共識機制、智能合約、跨鏈技術、代碼審計等關鍵核心技術,推進區塊鏈、人工智能在數字金融等領域創新應用,梳理重點企業案例,建設全市區塊鏈企業庫。圍繞供應鏈金融服務、數字資產交易等領域,加強資源整合,創新金融支持方式,建設數字金融創新平臺,形成分布式生產在全國、模式創新在北京、數字金融服務在中關村的產業生態格局。

  8.智慧農業。聚焦農業可視化遠程診斷、遠程控制、災變預警等智能管理需求,加強物聯網、大數據、衛星通信、遙感等技術集成應用。支持“中關村(平谷)農業科技前沿技術創新中心”建設,舉辦智慧農業前沿創新大賽,吸引企業集聚。發展可追溯服務、直播電商、休閑農業電商、數字鄉村旅游等技術,賦能傳統農業,提高農業產量,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培育智慧農業新業態。

  9.智慧生活。推動5G、物聯網、大數據、計算機視覺等前沿技術賦能日常生活、社會治理和民生保障。探索運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加強社區管理和精準防控;發展智慧樓宇、智慧物業、智能安防、智慧環境監測等“智慧生活”綜合應用,支持創新技術產品首批應用,提高技術應用落地能力。支持無人配送、線上體驗等技術,提升O2O行業智能化水平,提高餐飲、住宿、娛樂行業線上滲透率,滿足日常生活個性化需求。舉辦智慧養老挑戰賽,支持可穿戴傳感、遠程智能監控等技術研發,推出智能適老技術產品,創新智慧養老業態。加快智慧生活技術商業化進程,不斷提升全社會智慧生活獲得感。

  10.數字文旅。加強超高清視頻、5G、VR/AR/MR等技術在文化創意、旅游會展等領域滲透。推動網絡直播、短視頻、云看展、云旅游等文旅線上服務。推廣“游戲+虛擬旅游”“動漫+云上會展”“電影+沉浸式體驗”等創新技術應用,構建數字“虛擬文化空間”,帶動由虛擬體驗形成的周邊產品消費。支持建設科技文化融合特色產業園,舉辦文化科技前沿技術大賽,助力數字文旅發展。推動數字文旅成為疫情后產業發展新增長點,為公眾提供豐富的數字文旅產品,刺激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ㄈ┙ㄔO數字經濟新場景,實現應用引領

  聚焦智慧城市、“科技冬奧”、智慧園區等七大場景的智慧建設需求,充分發揮中關村數字技術和企業優勢,加強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促進京津冀應用場景有序建設與開放,以“高含金量”的場景為企業構建模型、迭代算法、積累數據、形成新商業模式提供有效路徑,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1.拓展智慧城市應用場景。針對城市更新、城市安防、應急管理、環境治理等超大城市治理與服務需求,推進物聯網、5G網絡圖像傳輸和處理、超高清視頻、綜合風險評估、監測預警等領域關鍵技術開發與集成創新應用,提高城市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針對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等重大項目技術需求,挖掘數字建筑、智慧交通、節能減排等先進技術,加強示范應用,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針對交通智能管理、智慧軌道交通建設等需求,加強北斗導航、自動駕駛、環境智能感知及控制、智能安檢與維護等技術在城市交通綜合管理應用場景中的應用示范。打造廣泛連接、快速反應、精準治理的“智慧城市大腦”綜合解決方案,提升城市智慧化管理水平。

  2.提升“科技冬奧”智能體驗。聚焦“科技冬奧”等重大賽事活動,圍繞辦賽、參賽、觀賽等重點環節,支持中關村企業開展數字孿生、云直播、沉浸式觀賽等應用技術研發,形成創新應用案例庫。在首鋼AI園、冬奧賽區等重點園區和場所,加強智慧導覽、高清直播、智能機器人、數字化3D重建等優勢技術應用,提高運動賽事場景的智能化體驗水平,助力“科技冬奧”建設。

  3.提高智慧園區運營水平。圍繞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產業服務等方面數字化需求,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應用,加強園區數字資源整合。推進5G網絡在中關村示范區重點園區實現全覆蓋。聚焦中關村軟件園、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張家灣設計小鎮等重點園區,加強自動駕駛擺渡、服務機器人、無人物流小車、智慧停車管理等創新產品應用,加快智能電網、智能樓宇、園區運營可視化等應用場景落地,搭建5G切片網絡、工業互聯網測試環境等特色服務平臺。持續實施生態園區建設,推動高品質生態型、智慧型園區建設。

  4.打造標桿性智能工廠。培育發展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強化柔性化生產能力和數字化基礎支撐,支持領軍企業建設智能工廠。面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北地區等重點區域,聚焦傳統工業智能化、數字化發展需求,組織中關村企業和產業聯盟開展工業互聯網萬企行活動,搭建智能工廠賦能平臺,布局建設一批智能產線、智能車間、智能工廠,推動中關村工業互聯網、工業機器人等技術和產品在智能工廠示范應用,助推我國智能制造高質量發展。

  5.推動智慧醫院場景建設。聚焦醫院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升級關鍵環節,推動人工智能、機器人、物聯網等技術與醫療場景深度融合。圍繞智慧醫療需求,加強AI醫學影像分析、醫療語音識別、醫用機器人等醫療輔助技術應用。圍繞智慧管理需求,推動智能藥柜、醫療用品智能管控等產品落地。圍繞智慧服務需求,部署智能導診機器人、自動采血機器人、電子病歷信息共享平臺等創新服務技術。發揮中關村領軍企業作用,構建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開展聯合應用研發,不斷推出創新應用,提高診療效率,提升醫療質量。

  6.支撐智慧民生效能提升。聚焦信息服務、環境治理等智慧社區應用場景需求,支持中關村企業加強身份認證、智慧停車、遠程抄表等新技術新產品示范應用,構建直達社區居民的信息化平臺,提高社區智能化管理水平。聚焦校園管理智能化需求,支持中關村企業運用物聯網、云計算等核心技術,構建全面感知的數據化、網絡化、協作型校園,提高教學管理能力,支撐智慧校園建設。聚焦流程管理、精準營銷、智能倉儲等智慧商超升級需求,推動物聯網、移動支付、智能體驗、客戶畫像等中關村優勢技術在大型商超百貨集成應用,助力智慧商超建設。

  7.加強京津冀場景協同聯動。聚焦京津冀區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改造需求,引導支持中關村企業圍繞工業升級改造應用場景,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加強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系統、工業大數據、數字孿生、智能控制、模擬仿真等技術示范推廣應用,加快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協同合作,共同構建產業創新生態。聚焦自動駕駛、智慧物流、互聯網醫療領域,支持中關村領軍企業參與津冀應用場景建設,推動三地標準和準入資格互認,提高京津冀地區創新應用場景互聯互通水平。

 。ㄋ模┡嘤龜底纸洕髽I矩陣,實現集群引領

  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關村數字經濟企業集群,支持平臺型領軍企業做大做強,持續培育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和單項冠軍企業,精準支持科技創業企業發展,服務數字技術合作伙伴企業發展需求,加快推動行業企業數字化升級。

  1.實施平臺型企業旗艦計劃。把握數字經濟平臺化發展特點,在電子商務、生活服務、智能終端、社交媒體等重點領域打造一批數字經濟旗艦企業。支持平臺型企業聯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業,聚焦產業應用共性問題和技術短板,建設一批跨行業跨領域的產業協同創新平臺,成立共建共享、優勢互補、能力適配、互利共贏的創新聯合體,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銜接聯動以及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發揮北京市創新型企業服務工作專班作用,協調做好企業服務工作,支持平臺型企業進一步提升全球影響力,充分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2.啟動獨角獸和單項冠軍企業培育計劃。圍繞新零售、數字文娛、智慧教育、AI醫療、車聯網等新興細分領域,加大中關村獨角獸和單項冠軍企業培育力度。針對行業和企業發展痛點與難點,增加科研創新支持、完善孵化加速體系、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推動一批具有市場占有率高、競爭優勢突出、發展前景廣闊的創新型企業成長為獨角獸企業和單項冠軍,加快支持其做大做強。

  3.加大對科技創業企業培育力度。聚焦數字經濟底層技術和相關應用領域創新創業,給予科技型初創企業研發費用補貼,支持開展研發攻關。聚焦工業互聯網、協同辦公、新零售、互聯網醫療等新業態和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等重點場景,遴選一批技術實力強、市場前景好、成長潛力足的初創企業,納入中關村金種子企業培育工程,給予重點服務和支持。針對相關領域科技型初創企業訂單、服務等方面的核心需求,積極動員大企業、孵化服務機構釋放訂單和服務資源,加強供需信息互通及精準匹配,帶動初創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4.開展數字經濟伙伴培育計劃。推動中關村科技企業與傳統企業建立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培育一批面向傳統行業的數字化服務企業和創新應用企業,加速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鼓勵國內傳統行業龍頭企業在京設立企業研究院、新型研發機構和硬科技孵化器,加速傳統行業企業云化、平臺化、服務化轉型,帶動行業供應鏈企業協同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社會組織作用,加強企業間交流協作,活躍產業生態。

 。ㄎ澹﹥灮瘎撔沦Y源要素配置,實現生態引領

  聚焦數字經濟發展需求,通過不斷地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革突破,引導技術、數據、人才、資本、園區空間等關鍵要素在中關村示范區匯聚交融,持續優化提升政策環境,全力構建最適于數字經濟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

  1.發揮成果轉化和創業孵化體系作用。聚焦數字經濟,積極引導和支持中關村技術轉移服務平臺挖掘和篩選相關領域優質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通過有關活動和渠道,促進項目與各分園、企業、孵化器、投資機構、特色園區等進行對接,帶動項目在京轉化落地。積極推動中關村硬科技孵化器、創新型孵化器聚焦服務數字經濟領域初創企業培育,加強專業孵化人才引入,強化專業硬件配套,深化創業孵化、產業鏈對接、投融資匹配等工作,提升數字經濟企業孵化能力。促進成果轉化與創業孵化的配合與協同,更好打通數字經濟科創企業培育鏈條。

  2.布局建設數字經濟特色園區。以中關村一區多園為載體,充分銜接分區規劃和產業定位,優化數字經濟新業態、新產業空間分布,統籌建設新零售、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數字經濟特色園區,促進數字經濟集聚發展。支持中關村特色園區圍繞數字經濟重點領域建立一批中試基地,開展技術集成、熟化和工程化,面向產業提供共享中試等新型服務,提高產業專業服務能力。推進京津冀數字經濟產業鏈協同發展,支持相關主體圍繞數字經濟研發設計、生產配套等產業鏈不同環節共建專業園區。

  3.加強人才培養交流。集聚領軍人才,吸引國內外頂尖數字人才集聚中關村,繼續實施中關村高聚工程等人才工程,鞏固中關村頂尖人才優勢。鼓勵領軍企業加強人才培養,開展行業間深度交流,提高數字經濟復合型人才供給能力,為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

  4.創新資本支持方式。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準入條件創新,加快培育數字經濟上市企業。充分發揮中關村產業投資基金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成立數字經濟細分領域子基金。圍繞數字經濟重點領域,增加“耐心資本”供給服務,聯合市場化專業團隊,構建多層次、內容豐富的中關村股權基金體系。支持銀行、擔保、小額貸款等機構創新融資方式,采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提高風控能力,開展供應鏈金融、融資租賃等業務創新,拓展數字經濟企業融資渠道。

 。┩晟茢底纸洕卫眢w系,實現規則引領

  充分發揮中關村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先行先試“試驗田”作用,積極爭取符合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和需求的監管政策,創新傳統業態按區域、按行業治理的監管思維理念,實施一批精準有效的監管措施,鼓勵創新主體、行業組織不斷建立健全行業規則,為經濟發展注入“數字理念”。

  1.提高數據要素配置流通能力。積極探索數據資源確權、流通、交易、應用開發規則和流程,推動建立健全數據交易治理規則。擴大公共數據開放范圍,引導具有公共屬性的企業參與數據開放,加強政企數據融合。研究建設中關村數字交易創新平臺,圍繞數據、技術等數字經濟關鍵要素流通開展試點示范。

  2.創新數字經濟監管理念。建立包容審慎監管理念,推動構建符合創新規律的數字經濟監管制度和監管治理體系。按照鼓勵創新原則,留足發展空間,營造更加開放的數字經濟發展環境。研究具有國際影響力、行業公信力的數字經濟倫理準則,強化各類數字經濟市場主體在市場活動中的倫理意識與倫理精神,推動中關村數字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加強數字經濟領域標準創制和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引導企業制定《中關村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公約》,提高行業自律能力。

  3.加強數字經濟監管政策創新。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細分領域“放管服”改革力度。圍繞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細分行業監管服務需求,積極爭取在中關村示范區開展政策創新試點,探索制定符合數字經濟產業特點與發展需要的監管政策,推動新模式新業態實現監管閉環,以創新監管的政策環境培育新模式新業態。

  4.支持數字經濟精準監管和智能監管。積極發展監管科技,探索適用于數字經濟新模式新業態的“監管沙箱”措施,提高對創新業務的可控監管能力,降低新模式新業態發展的監管壁壘。充分運用文本挖掘、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研發大數據智能監察、風險監測評估等創新應用,實現精準監管,持續提升科技化、智能化監管水平。

  5.深化數字經濟開放發展。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在國際化開放發展中全面創新,積極發展數字貿易,打造數字貿易發展引領區。推動中關村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數字基礎設施、技術聯合攻關與創新應用等國際合作。深化國際創新交流合作,高水平規劃建設一批國際協同創新集聚區,推進與國際創新先進區域交流,共同設立創新中心、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加強數字貿易領域技術轉移、技術及標準對接、人才培養等合作。精心籌辦中關村論壇,廣泛邀請國內外頂尖學者和行業專家,將中關村論壇打造成國際化、國家級、高水平的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

  三、實施保障

 。ㄒ唬┘訌娊M織保障

  充分發揮中關村示范區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堅持部市區三級聯動、多部門協作、各創新主體參與,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聯合市相關部門、各相關區政府,共同做好頂層設計和組織實施。充分發揮創新主體作用,調動各企業、相關機構積極性,廣泛參與、共建共享數字經濟的創新發展成果。

 。ǘ┘蹌撔沦Y源

  支持各分園共同促進各類創新資源向中關村集聚。加強技術、數據、人才、資本等要素“橫縱協同”,做好與數字經濟平臺企業、聯盟、高校院所、創投機構等資源主體溝通銜接,在項目謀劃、市場推廣、創新合作等方面加強協作。支持相關研究機構與重點企業合作,強化數字經濟智庫機構建設,為中關村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決策咨詢。

 。ㄈ┘哟筚Y金支持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加大數字經濟關鍵領域重點平臺、重大項目以及各類試點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落實各項金融支持政策,保障數字經濟企業良性發展。發揮政府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資金等社會資本作用,滿足企業發展多元化融資需求。

 。ㄋ模┘訌姸睫k及宣傳

  加強督查督辦和項目評估,堅持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按照重點任務分工梳理項目清單,制定任務臺賬和項目臺賬,強化落地實施。加強政策解讀與宣傳引導,深入挖掘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營造良好創新氛圍。

  四、附則

  本《行動計劃》由中關村管委會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30日后施行,有效期三年。

【相關解讀】

解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引領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


話:010-69804882

郵箱:dulinyao@ant-brother.com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蓮石湖西路98號院5號樓703室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18600320602
- 客服1
- 客服2
客服微信二維碼
技术支持: 科創云建站平臺 | 管理登录
seo seo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第二页_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站点_日本亚洲欧美国产ay_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新|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国精品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免费超级婬片国产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99久久tv|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费网址| 精品国产三级无码| 无码国产色欲XXXXX视频| 在线精自偷自拍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