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雙創周北京分會場正式啟動 中關村推出兩項重磅舉措时间:2020-10-16 15日下午,2020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正式開幕,北京分會場暨中關村創新創業季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同時啟動。10月15至21日期間,北京分會場將聚焦“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主題,依托北京分會場云平臺,采用線上為主、線下聯動的方式,舉辦啟動儀式、展覽展示、專題活動等系列重點活動。 在北京市分會場暨中關村創新創業季啟動儀式上,中關村管委會發布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引領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并與國開行北京分行、中關村擔保公司共同簽署《中關村示范區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資金合作計劃協議》。 瞄準數字經濟新機遇 明確十大重點發力新業態 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的制高點和促進實體經濟振興、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動能。中關村示范區發展數字經濟具有領先優勢,在技術創新、產業培育和人才集聚等方面居全國領先地位。經初步測算,2019年,中關村數字經濟總收入達到3.01萬億元,占示范區總收入的45.3%,同比增長18.3%。中關村初步形成國際領先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是數字經濟資源最密集、創新最活躍、創新能力最強勁的區域之一,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集成電路等數字經濟重點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為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發揮中關村示范區在深化創新驅動、促進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為全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示范引領,中關村管委會出臺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數字經濟引領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首次系統提出通過培育十大新業態,建設七大新場景等任務,實現技術、產業、應用、集群、生態和規則六大領域全面引領。 《行動計劃》提出,到2022年,中關村示范區數字經濟企業總收入規模超過4.6萬億,年均增速不低于15%。圍繞算力提升、算法優化、數據采集傳輸和重點行業融合應用等,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應用創新技術。加快培育10家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平臺型領軍企業、100家獨角獸企業和國內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企業,涌現出一批科技創新企業。支持一批數據交易、中試基地、產業協同創新平臺建設,積極探索、試點落地一批創新政策,營造符合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的良好產業生態和政策環境。 《行動計劃》將通過實施六項主要任務,推動技術引領、產業引領、應用引領、集群引領、生態引領和規則引領。一是夯實數字經濟創新底座,實現技術引領。加強數字經濟底層技術的研發攻關,積極布局算力、算法、數據、安全等數字技術新賽道,強化行業應用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充分發揮“中關村方案”作用,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的創新底座。二是拓展數字經濟十大新業態,實現產業引領。聚焦工業互聯網、協同辦公、新零售、互聯網醫療、智慧教育等十大新業態,發揮中關村技術創新和產業優勢,提升數字化轉型的技術供給能力,加速產業數字化發展,不斷培育做大基于數字技術的新興業態,持續形成新經濟增長點。三是建設數字經濟新場景,實現應用引領。聚焦智慧城市、“科技冬奧”、智慧園區等七大場景的智慧建設需求,充分發揮中關村數字技術和企業優勢,加強技術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促進京津冀應用場景有序建設與開放,以“高含金量”的場景為企業構建模型、迭代算法、積累數據、形成新商業模式提供有效路徑,促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四是培育數字經濟企業矩陣,實現集群引領。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關村數字經濟企業集群,支持平臺型領軍企業做大做強,持續培育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和單項冠軍,精準支持科技創業企業發展,服務數字技術合作伙伴企業發展需求,加快推動行業企業數字化升級。五是優化創新資源要素配置,實現生態引領。聚焦數字經濟發展需求,通過不斷地體制機制創新和改革突破,引導技術、數據、人才、資本、園區空間等關鍵要素在中關村示范區匯聚交融,持續優化提升政策環境,全力構建最適于數字經濟發展的創新創業生態。六是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實現規則引領。充分發揮中關村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先行先試“試驗田”作用,積極爭取符合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和需求的監管政策,創新傳統業態按區域、按行業治理的監管思維理念,實施一批精準有效的監管措施,鼓勵創新主體、行業組織不斷建立健全行業規則,為經濟發展注入“數字理念”。 其中,首次系統提出培育工業互聯網、協同辦公、新零售、互聯網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金融科技、智慧農業、智慧生活以及數字文旅十大新業態賽道。建設智慧城市、“科技冬奧”、智慧園區、智能工廠、智慧醫院、智慧民生和京津冀協同等七大創新場景。 《行動計劃》主要有四大特點。 一是強化中關村創新技術供給能力。瞄準數字經濟新機遇,在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中,把握國家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總要求,對標對表北京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部署,引導中關村企業發揮技術創新優勢,不斷輸出創新應用和系統解決方案,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二是明確重點發展的十大新業態。圍繞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特別是疫情帶來的新變化新機遇,明確提出工業互聯網、新零售、智慧教育等十大重點發力的新業態,引導頭部企業發揮市場資源優勢,積極拓展新業務,布局新賽道,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三是全面構建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生態。布局智慧城市、“科技冬奧”、智慧園區等七大創新場景,推動新技術新產品圍繞需求加快應用賦能。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構建龍頭企業引領、大中小企業協同創新、融通發展的企業創新集群。集聚中關村示范區人才、金融、空間要素資源,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四是探索創新數字經濟政策環境和治理規則。充分發揮中關村示范區先行先試“試驗田”作用,圍繞數據要素流動、新業態新模式監管、數字經濟開放合作等重點環節,優化政策環境,完善治理規則,激發創新活力,探索數字經濟時代創新治理的新模式。 推出新型專屬融資產品 解決先進制造業企業融資難題 為開拓開發性金融批量化支持中關村示范區先進制造業企業的新模式,啟動儀式上,中關村管委會、國家開發銀行北京市分行和中關村融資擔保公司三方共同簽署了《中關村示范區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資金合作計劃協議》。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興國之器,是科技創新主戰場,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扶持中小微制造業企業發展,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該合作計劃是支持中關村示范區先進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新型專屬融資產品,首期時長為5年,資金規模30億元,具有長周期、低成本、低門檻、批量化的特點,由中關村管委會圍繞中關村示范區先進制造業推薦優質企業,國家開發銀行提供低成本、長周期的資金,中關村擔保為企業提供信用支持,按照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原則,有效識別、支持一批中關村先進制造業企業。 該合作計劃的推出,將有效解決中關村先進制造業企業融資的堵點、難點和痛點,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助力企業匯聚各方資源、引進高端人才,圍繞制造業的核心環節和關鍵技術重點突破,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先進制造業高端化發展,助力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區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